参展商要和设计师做好沟通
参展商要和设计师在蕞大程度上进行交流,彼此对整个设计稿都完全满意,之后才能够敲定。如果产生矛盾之处,那么整个展览的搭建工程可能也会受到阻碍,所以总而言之,一定要在展台设计之前做好所有的沟通工作,大至合同,小到施工的材料和各个展品位置的摆放都要有所计划。
看到这里之后应该已经对上面的内容基本了解了,其实在展台搭建当中想将展台设计做的好,就一定不要断章取义,闭门造车;尽量和参展商有细致入微的沟通,彼此将每一个细节都完全敲定之后再进行施工,这样既可以减少失误率,也可以使效果更好。
不少展商认为,搭建完全就是搭建商的事情,有时很容易把甲乙双方对立起来。展商虽然现场环节参与的比例相对比较少,但展台搭建仍然是一个双方共同参与的协作配合过程,尤其在现场环节对展商也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干扰、不打断施工的进程。尤其是搭建进行到第二天早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整体框架已经完成,涂料粉刷进行了一遍或两遍,但后续却仍然还有大量的细节工作包括后的涂料,美工,电力灯具等需要在当天全部完成。
参展人员若此时到达现场,当他们认为这个进度过慢的时候,也不会去关心实际上整体搭建才刚刚用了1天时间。于是会有各种焦虑,各种催促和各种指导。如同揠苗助长般干扰了现场施工人员的注意力,使得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既定的工作,而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双方的解释乃至扯皮上。这种干扰毫无疑问会对搭建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
当然,并不是说沟通不重要,相反沟通很重要,但所有的细节问题都应该在搭建之前全部反复沟通完成。现场需要的是一定的耐心以及在完工后终的验收核对,万一碰到施工过程中出现明显与施工图不符合的情况,那么现场需要指出来并要求进行修复。
与之相反,某些展览项目的主办方提供**短搭建时间,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展览规模不大,不必要提供过长的搭建时间;展馆档期非常紧张,没有更合适的展览时段使得必须要求搭建和撤展在一个非常紧凑的时段内完成;主办方不愿意多花费场地租金,因此选择了压缩搭建时间来节省成本。这种**短搭建时限在印度经常会发生,很多项目从头到尾只有整48小时,以至于有一种错觉认为印度的大多数展览项目搭建时间都是2天。
主办方制定该时限的长短大多是考虑一个普遍情况,一般发生在展览项目初创阶段,原因很简单,因为展览规模比较小。当项目在扩张阶段,主办方有时也可能会忽略这个问题或者是反应滞后。因为假如从初的一个展馆扩张到3个展馆规模,特装企业从无到有再到大面积展台的逐渐增加,主办方很难特别注意到其中某个展商的展台搭建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只有当这样的特装越来越多并成为一个新常态,甚至有些展台尽全力搭建后仍出现开展后无法交付使用,主办方才可能会调整这个搭建时间的长度。
展台**部软膜
展台**部软膜工艺,软膜材质经常会运用在展台**部, 内部发光,主要视觉效果非常好,但**部软膜工艺也得找相对专业的展览工厂来制作施工,有些对自身工艺要求较低的展览工厂,现场软膜工艺绷出来会皱皱巴巴,内部光源灯管会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致使原本效果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搭建出来显得廉价。
常规**部软膜造型、直形、L形,还有异形造型,不同造型的软膜**部,绷软膜方式都不同,一般分为三种,卡条方式就有两种,外压条方式也有一种。在做软膜**部结构时,切记要处理好软膜的平整度及光源,缺一就达不到软膜高端的光感效果。